
今天,皮克斯的最新原創動畫大片終于迎來了首映。這部電影不僅是今年豆瓣最受期待的外語片之一,排名第9位,制作成本也高達1.5億美元,考慮到營銷費用,最終投入應該超過2億美元。背后制作陣容更是星光熠熠,海報上寫著的那些熟悉名字,無疑是讓人充滿期待。按照常理來看,這部動畫理應是暑期檔的熱門之選。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部動畫電影似乎已經注定了一個不太理想的結局。盡管今天在國內正式上映,但從排片情況和預售票房來看,成績并不如預期。截止目前,預售票房剛剛突破百萬,全天票房預計僅為600多萬,排片占比也只有8.9%。相比今天同日上映的《柯南》和《F1賽車》,這部影片的表現顯得有些慘淡。考慮到其巨額的制作和營銷預算,這樣的票房成績顯然不夠理想。
展開剩余82%一些人可能會覺得,近年來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市場的表現普遍不佳,似乎這部影片的低迷也就顯得理所當然。然而,實際上,這部電影在北美及其他國家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早在6月20日,影片就已在北美和全球多個地區上映。首周的票房僅為2084萬美元,遠低于已上映一周的《新·馴龍高手》以及恐怖片《驚變28年》。北美首周票房僅排第三,這樣的表現被業內視為“災難性”,創下了皮克斯30年歷史上最差的開畫紀錄。即使是去年上映的《瘋狂元素城》,首周票房也高達2960萬美元,明顯超出了這部新作。
盡管如此,一些媒體依然抱有希望,認為這部影片憑借良好的口碑,或許能夠通過長線放映來挽回票房,最終實現像《瘋狂元素城》一樣的全球幾億票房。但即便如此,這樣的票房成績無疑會加劇皮克斯在原創動畫上的困境,未來的重點可能會更多地傾向于續集作品,如《玩具總動員5》、《超人總動員3》以及《尋夢環游記2》等,而原創電影可能會逐漸被邊緣化。皮克斯這個曾經代表著創意和獨特性的品牌,如今似乎已經失去了一些光環。
當然,把影片票房的失敗歸結為原創動畫的“危機”并不完全準確。盡管北美的媒體評價并非全然負面,爛番茄的媒體新鮮度達到了83%,但影片的整體表現仍顯得平淡無奇。無論如何,這部電影顯然難以達到人們對皮克斯經典作品的高期待。或許從豆瓣的評分來看,它很可能會與《瘋狂元素城》類似,最終評分在7分左右。你不能說它是“爛片”,畢竟皮克斯依然保持了高質量的制作水平,但如果你拿它與《玩具總動員》或《海底總動員》等經典作品比較,失望的情緒似乎不難理解。
影片本身更偏向于兒童電影,這也是其票房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雖然片中的主題涉及孤獨、自我認同和歸屬感等社會性話題,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它的處理方式卻顯得過于簡單和理想化。對于像我這樣更偏向于成人觀眾的群體來說,可能會覺得影片有些乏味,缺乏足夠的復雜性和吸引力。影片的目標觀眾群體顯然更傾向于低齡觀眾,尤其是5至7歲的孩子,他們似乎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然而,這種過于低齡化的特征也使得影片的受眾范圍受到限制,最終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孩子,成為皮克斯歷史上票房最差的開畫作品之一。
究其根本,影片之所以失去廣泛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劇情和風格太過保守。盡管這是部原創電影,但其劇情設定過于熟悉,沒有帶來太多新鮮的元素。不論是情感深度,還是敘事復雜性,似乎都無法與皮克斯以往的經典之作相提并論。盡管電影在嘗試探討深刻的主題,但其表達方式太過簡化,矛盾的解決手段也顯得過于理想化,最終成了一部“人畜無害”的兒童電影。
電影的創作背景也值得一提,最初這部影片的導演是阿德里安·莫利納——《尋夢環游記》的聯合導演,他原本計劃將影片打造成一部更具自傳性質的作品。這與2020年左右皮克斯的一些電影風格相符,那時皮克斯的很多作品都帶有濃厚的個人情感和自傳色彩。這部電影的靈感來源于莫利納自己的童年經歷,他曾在童年時感到孤獨,并通過進入加州藝術學院學習動畫、與他人互動來克服孤獨感。影片本計劃通過這一主題來講述故事,并且曾于2023年6月發布過一支預告片。
然而,皮克斯首席創意官彼得·道格特在接管創作方向后,決定改變影片的整體風格,放棄聚焦個人故事,轉而創作更具普遍吸引力的故事,以便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體,并提升商業潛力。于是,影片的劇情和風格發生了大幅修改,原本帶有強烈自傳性質的元素被拋棄,導演的職務也交由了《青春變形記》的導演石之予和短片《洞穴》的導演瑪德琳·沙拉菲安。盡管我們無法確切知道最終版本與最初的個人化版本相差有多大,但從現有的結果來看,這樣的改變顯然未能帶來預期的成功。或許正是為了迎合更廣泛的觀眾群體、提升商業價值,影片反而成為皮克斯歷史上開畫票房最差的作品。
這也讓人不禁想起一句話:“目標過于明確,反而會失去目標。”盡管不排除影片會有一部分觀眾喜歡,評分也不會太糟,但與皮克斯的過往經典相比,這部作品顯然缺乏那種令人銘記的魅力。就目前來看,影片的票房成績也不會太理想。當然,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的觀眾,倒是可以考慮帶孩子去影院觀看。
發布于:福建省誠利和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