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25年6月20日起,歐盟《生態設計法規》和《能源標簽法規》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新規正式實行,所有在歐盟境內銷售的此類產品必須在包裝內和銷售點展示新能效標簽,并提供5年以上系統維護。
新能效標簽采用與家用電器相似的A至G等級制,涵蓋:能源效率等級,電池單次續航時長,抗跌落可靠性等級,可維修性等級以及IP防塵防水等級。
除標簽外,生態設計法規還對產品提出多項強制性技術要求:
設備須具備抗跌落、抗劃傷及防塵防水能力;
電池在完成至少800次充放電循環后仍須保持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
生產商需在產品上市后至少7年內提供關鍵備件,并在收到訂單后5至10個工作日內可供維修;
操作系統升級支持時長不得少于5年(自產品最后一件商品投放市場結束起);
為專業維修人員提供非歧視性的軟件或固件訪問權限,以促進設備長期使用。
為了確保信息透明,所有符合條件的機型必須在歐盟產品能效標簽數據庫(EPREL)中進行登記并提供技術文檔。消費者可通過掃描標簽上的二維碼,獲取該型號的完整性能與環保指標數據。這不僅方便了消費者在線比價,也使監管部門能更有效地監測市場合規性。
根據歐盟委員會估算,這些措施到2030年將在使用階段為歐盟27國每年節約約8.1太瓦時(TWh)初級能源,并減少約0.09%的區域電力消耗;此外,壽命延長帶來的年銷售量下降將減少生產階段的能源與材料消耗,同時為消費者帶來約200億歐元的費用節省(包括購機成本降低與維修費用)。
誠利和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